远在西域地区,以伊斯兰教立国,喀喇汗王朝为何自称中国?读中国历史,我们发现,一般入主中原的游牧王朝也会自称是“中国”,北魏、辽、金、元、清都是如此。这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向心力。但是,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十分特别的边疆王朝——喀喇汗王朝,也自称是“中国”。喀喇汗王朝信仰伊斯兰教,使用突厥语系的文字,他们却自称是“Chin”(突厥语中的“中国”),这是为何呢?
喀喇汗王朝是回鹘西迁,和当地的西突厥人、葛逻禄人融合,最终建立的王朝。840年后,回鹘汗国灭亡,其部族被坚昆攻破,开始大规模的迁徙。有一部分向南迁徙,被唐朝接纳;另一部分迁徙到河西走廊,进而到达了青海;还有的西迁到了西域地区。其中,在吐哈盆地的建立了高昌回鹘,迁徙到更西的则建立了喀喇汗王朝。
于阗国遗址
汉朝开通西域之后,于阗就和中原开始了密切的交流。出土的雨天货币上,其正面印着汉文,背面印着佉卢文,可见汉文化对其影响之大。
汉朝灭亡之后,于阗国和中原的联系变得脆弱,其国先后被吐谷浑、柔然、嚈哒、突厥等征服。到了唐朝时期,中原王朝又开始进军西域。唐太宗时期,西突厥乙毗射匮可汗割龟兹﹑于阗﹑疏勒、朱俱婆﹑葱岭五国给唐朝,于阗就成为了“安西四镇”之一,是唐朝在西域的据点。
唐玄宗时期,唐朝和于阗联姻,于是两国的关系更加紧密了。安史之乱时,其国王尉迟胜自率兵赴中原之难,乱平后,终老长安。760年,唐朝册封尉迟曜为四镇节度副使,名义上管理西域地区。不过,于阗很快被吐蕃攻陷。到9世纪中期,吐蕃国瓦解,于阗才趁机走向独立。
912年,尉迟婆跋继位,他自称是“唐之宗属”,于是以唐朝国姓李氏为姓,在历史上被称为“李圣天”。从西汉到北宋,于阗国经过了1000多年。在这1000年中,该国被其他民族多次奴役,但是该国一直保留着汉朝的符节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记载于阗“自汉武帝以来,中国诏书符节,其王传以相授”。
于阗国崇尚汉文化,不仅仅是表面的。李圣天不仅向北宋朝贡,而且还采用了内地通行的年号,仿照唐朝建立了官僚制度。在敦煌莫高窟千佛洞有一幅李圣天画像,头戴王冠,一身宽衣博带、雍容华贵的汉地装束,其题记写到“大朝大宝于阗国大圣大明天子”,这里的“大朝”就是唐朝。可见,于阗国自认为自己属于中国。
回鹘人壁画
喀喇汗王朝后来分裂为了两部分。辽国灭亡后,耶律大石带领契丹族的残余势力西征,建立了西辽,并征服了高昌回鹘和喀喇汗王朝,并击败了西亚霸主塞尔柱帝国。西辽在西域推行辽国的制度和体系,使用汉字。后来,中亚、东欧等许多国家就将中国称为“契丹”。
综上所述,西域地区,也就是现在的新疆地区,在历史上早就产生了“中国”认同。这种中国认同,在西汉时期开始萌芽,到了两宋时期得到了强化,并且形成了固定的地理认知。从回鹘人自称中国来看,地理认知已经开始影响到了民族认同。这也进一步证实了,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。
原创文章,作者:久客联盟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9cca.com/11263.html